中國文化之中,有一個最大的矛盾、乖謬和值得爭論之處,就是論語!!中國幾千年來的讀書人因循地把孔子當作聖人、把
論語當作聖經來頂禮膜拜。其實,這裡頭問題大了。
話說當初秦始皇焚書坑儒,把儒家論語徹底消滅。一直到漢朝初年人們想當然以為秦始皇以為不好的東西一定是寶物才對
,這是個物極必反的心態。但那時所有的論語都被燒光,知道的人也死得差不多了,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七十多歲,只會背誦但
眼已瞎了的老頭,他那個村莊懂他說的話的人都被蒙恬拉去打匈奴,打得一個都回不來。全世界懂他說的話只有他孫女兒一個
,所以只好由這老頭背誦,他的孫女兒翻譯,其他人記錄下來,這是當時出現的第一本論語《古論語》二十篇,這在當時有如
武林秘笈重現江湖之盛況。後來在齊國找到一本《齊論語》二十二篇及魯國孔廟的牆縫裡找到一本《魯論語》或稱二十一篇,
其中《古論語》的真實性爭論最大,但是到漢朝末年古論語及齊論語均告亡佚,只留下西漢張禹以魯論為主結合一部份齊論所
編成20篇的論語,經過幾千年之後抄來抄去各家自行修訂之後,連張禹的版本也找不到了。直到宋朝朱熹版本及其編註,(誰知
道其真假)成為明清科舉時代的倒霉的唯一神聖版本。
有關以上資料出處的說法一大籮筐,哪個是真的只有鬼才知道。拿近代眾所矚目的特級名人美國甘迺迪總統、英王妃黛安
娜怎麼死的都疑問一堆;台灣政壇幾乎每樣屁事都是羅生門。遑論幾千年以前毫無科技的年代又被封殺近百年的古(魯)篆字!
中國歷史批評儒學、批評朱熹的很多。元朝蒙古人佔領中國之後發現漢文化中有一種所謂的儒人,只讀些與生活技能毫無
關係的東西然後一心就想做官,認為是不可思議!因此將人分十等時(官-吏-僧-道-醫-工-匠-娼-儒-丐),儒排名倒數第二,比
妓女還不如!而元朝是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是老百姓活得最好的朝代(明朝最糟),毛澤東稱冬烘讀書人為臭老九,就是根據元朝這
計算方式。五四運動吳稚輝等人說是要把四書五經等國故丟進茅坑裡三十年,真正用意應該是不要把任何東西、任何學問當作
聖物,才能達到求知求真的基本精神。西洋人把孔子說(Confucius said)當作談笑,從不當一回事。除五四運動打倒孔家店之
外,幾乎所有近代思想家,如胡適、魯迅、李敖等等,在他們年輕時,都發表過類似全盤西化的言論,表示對古老的中華文化
徹底懷疑。
論語中還有大不乏有爭議者,譬如論語中一則: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曾有人提出"晝
"應當是"畫"的筆誤,乃孔子自視為繼周公之後制禮作樂的接班人,制禮是規定什麼樣的人應當穿什麼衣服、住什麼樣的房子、
連死了之後棺木的厚度都有規定。祭祀時用多少人祭祀,如「季式子舞八佾於庭,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老夫子
對弟子違背「禮」的事情會勃然大怒。宰予一個平民老百姓,就該住最普通房子,用朽木為樑柱,糞土為牆的房子,但宰予想
做點室內裝修,被人家打小報告,於是被責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污也。」,如此解釋合情合理多了。再說,據
考,孔子一樣也有睡午覺記錄。無論如何,白天睡覺也可能身體不適還是昨晚蚊子太多沒睡好,因此補個回籠覺又怎樣嘛?這
值得老夫子破口大罵?是以這一則很可能是抄來抄去的筆誤。
另外,很可能是後來假儒者加上去的一則是:顏回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乎焉在後˙˙˙』像這
種到了頂點馬屁文學,絕不像是七十二賢排名第一的賢者所說出口的罷,如果靠拍馬神功擠身第一賢,那儒家實在也別混了。
整本論語來看,大部份是教導如何忠君孝悌、如何行仁、不要違禮等等。請問,講這些為什麼秦始皇要反對!?又,孔子
當時是很有名望的人,如果光講這些仁義道德會成為一個有名望的人嗎?如果你認識的人當中有一個像孔子一樣整天道貌岸然
滿口仁義道德,那你見到他還不跟見到鬼一樣!再怎麼說,至少一定是個悶蛋,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名人?根據生活經驗,滿口
仁義道德的人背後是個男盜女娼的或然率似乎更大。
再說,一個文化或一個思想,如果是一個好的,過了三五十年之後,會自然傳播全世界,屬於全人類共有文化財。但若過
了很長時間之後,若還只能關起門來自家欣賞,那一定有問題。
1993年湖北省荊門楚墓郭店出土八百多片竹簡約一萬三千字,經放射性碳十四鑑定是戰國時代的,經中共中央兩年多整理
於1995年出版,其中報章僅刊登出有關論語中的一則、相當重要的一則是:子思曰:「恆道君之惡者為忠」。
一個專制政權之當政者,絕大多數都忍受不了批評,如果儒家依照當時的版本:「恆道君之惡者為忠。」一個勁兒地批評
秦始皇施政的缺失,秦始皇不火大才怪!這之所以秦始皇坑儒的主要原因。這也說明為什麼孔子名氣大,因為他是一個批評
家!!一個敢言人之不敢言,見解與眾不同,看法高人一等的人,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名人。論語當中還留存極少批判性極強的文
字,如「老而不死是為賊!」、「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試想現在某人以上述文字為題,寫篇文章登在報上,看看會
不會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當初論語的版本只剩下《魯論語》一種,裡面儘是些忠君孝悌,或為當時某文官使假儒者為迎奉君王所作之偽版或節
版!所謂投君之所好,在封建時代是想當然爾爾。這說明為什麼漢武帝會聽從董仲舒的建議,廢百家獨尊孔子(真正文化大浩劫
!)。同樣好大喜功略輸文采的秦皇漢武,二者對待論語天差地別,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因為版本大不相同!
當時諸子百家比較流行的,所謂的顯學有墨,儒,道。其中以墨子最顯。墨經中有一句:「日中有烏」以前的解釋說是太
陽中有大鳥的陰影,現在研究墨學的證明是「太陽中有黑子」表示那時重視實學發明、兼愛非攻的墨子或其門徒,或冬天用冰
塊發明了望遠鏡!請問,如果沒有漢武帝「廢百家獨尊孔子」的混帳政令,中國的科學發展會是到如何境地?!
中國大約自從漢武帝開始,也就是除了文化光輝燦爛的春秋戰國之後,中國人開始精神封建,一昧愚忠愚孝一直到現在,
對於求「真」的精神與勇於求「真」修養功夫嚴重不足。究其根本,乃幾千年來,形成遺傳基因的、已成為君王統御工具的、
奴性十足的--偽版論語,所惹出來的滔天大禍!